首页 > 综合 > 正文

沈阳红色地标里的青春答卷:华北电力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践行初心使命
2025-08-18 19:45:53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电力工程系与文化同行,做电力先锋实践团于于7月20日至8月5日先后前往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下辖的沈阳二战盟军...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电力工程系“与文化同行,做电力先锋”实践团于于7月20日至8月5日先后前往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下辖的“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和“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并在参观学习后前往学校进行爱国宣讲。

\

  在沈阳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内,斑驳的砖墙与冰冷的铁丝网,无声地讲述着太平洋战争初期那段黑暗的历史——因“先欧后亚”战略而遭遇重大失利的盟军,在1941年12月至1942年5月间被日军大批俘虏,押解至此。展厅里,战俘们被拍摄下来的照片,其用颤抖的线条揭露了饥饿与鞭笞的日常;劳役号码牌上“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的刺目字样,成为日军奴役战俘的冰冷物证。这些碎片拼凑出人性在绝境中的微光——中国工友冒死传递食物与消息的援手,让跨国情谊穿透黑暗。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王力震、姚天宇等纷纷表示:历史已留下永恒的诫训,唯有铭记野蛮之恶,方能守护文明之光。

\

  随后,实践团来到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复原的审判庭上,一块块展牌用中、英、日文书写着“正义审判”“历史不容遗忘”;屏幕里,白发战俘老兵哽咽回忆:“被俘的缩苦记忆,日军对我……”话未尽,泪已先流。战犯曾在此跪地痛哭、自请严惩的画面,与老兵的泣诉相互映照,让“历史之痛”不再是抽象名词。成员们驻足良久,心中翻涌着同一句话:唯有直面历史之重,方能托起和平之轻——这,正是这座纪念馆至今仍在发出的警示钟声。

\

  在参观学习后,实践团将此次专题活动的成果带到了学校。

  8月1日,团队走进盖州市第二高级中学,为高二同学带来“废墟与青春”主题分享。成员王力震通过“一张图、一段亲历”,回顾战俘营中盟军与中国工友暗地互送药品的温情,也重现审判庭上受害者家属高举血衣的震撼。现场用这些片段提醒同学“落后必受欺”,并号召大家把科技梦融入强国梦。活动尾声,我们将《抗战精神青少年读本》赠给学校,与全体同学共同发出倡议:让青春接力,守护和平。

\

  宣讲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让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永存心间。

\

  经过实地探访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和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以及深入基层宣讲等环节,成员们对于党史国史的了解和认识有所加深,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得到深化。未来,实践团将继续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与文化同行,做电力先锋”实践团:学子沈阳实践铸信仰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